第11期:新疆吐鲁番鄯善县三个桥村


今年3月,1336个村落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至此,我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,保护了53.9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,传承发展了4789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,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、内容和价值最丰富、保护最完整、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。

中国之声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特别策划《中国传统村落》,在乡村里看见中国,在乡音里解开乡愁。




三个桥村全景图


说起吐鲁番,你会想到什么?

是火焰山“三借芭蕉扇”的故事?

还是小学课本里让人垂涎的葡萄沟?

今天的《中国传统村落》我们一起去探寻

吐鲁番鄯善县鲁克沁镇三个桥村

让我们在这个粗犷而恬静的西北小乡村

开启一段“穿越”之旅


三个桥村

鲁克沁镇党委副书记卡特.阿不力米提:三个桥村北面就是二塘沟,在以前丰水期时,大量的水源从山里向南一泻而下,流经三个桥村,河渠将村子南北分开,村民们曾在河渠上修了三座小桥,我们村的名字也由此得来。这座村子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朴实、宁静,而这些也是三个桥村最大的特色。

千百年来

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汇融合中

三个桥村一度成为繁华的商贸之地

这里是阿凡提原型——毛拉翟丁的家乡

这里的人们就像阿凡提一样,勤劳、勇敢、智慧


三个桥村

鲁克沁镇党委副书记卡特.阿不力米提:阿凡提是广泛流传在我们民间故事中的一位智者形象,他其实是一个虚构的人物,阿凡提原型的名字就叫毛拉翟丁,他的家乡就是我们三个桥村。现在他的故居,也成为游客慕名参观打卡的热门旅游地。毛拉翟丁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智慧和他对待生活热心积极的态度。

走进三个桥村

你会被这里古朴的建筑吸引

道路两旁生长着上百年的桑树

不仅记录着村子里的人间百态

也让三个桥村完整保留了

桑树皮造纸的古老技艺


流传了2000多年的桑树皮造纸术

鲁克沁镇党委副书记卡特.阿不力米提:桑皮纸以桑树皮为原料,经过伐条、浸泡、锅煮、锤捣、发酵、滤水、晾晒、打磨等13道主要工艺制作而成。三个桥村虽不是桑树皮造纸的起源地,但完整保留了这项古老技艺。桑皮造纸术与蔡伦造纸工艺相似,原料都是就地取材,蔡伦造纸用的是当地盛产的竹子,三个桥村造纸用的则是房前屋后的桑树。桑皮纸虽已退出现代社会,但这项古老技艺与旅游结合后,演变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,供游客参与、体验。

郁郁葱葱的树叶交织在一起

遮住了炎热的阳光

村民们穿着传统手艺人

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

制作的艾德莱斯绸


艾德莱斯绸制作

鲁克沁镇党委副书记卡特.阿不力米提: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艾德莱斯绸,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爱用于做服装的土产丝绸。艾德莱斯意思是“扎染”,这种丝绸采用我国古老的染色工艺,染料是天然的植物和矿物,色染好后将丝晒干,之后就可以在木制的织绸机上,开始织成一块块完整的丝绸了。艾德莱斯绸质地柔软,轻盈飘逸,尤其适于夏装。而用艾德莱斯绸制作的裙子,是维族妇女在重大节日和盛典中的首选服饰。

在三个桥村,

你不仅可以欣赏到

古树古宅的原始乡村风貌

还可以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

十二木卡姆表演


十二木卡姆表演

鲁克沁镇三个桥村第一书记达尼什·如则: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,汇集歌、诗、乐、舞、唱、奏于一身,内容丰富、朗朗上口。十二木卡姆由十二套大型乐曲组成,其中的每一套都包括“穹乃额曼”(意为“大曲”),“达斯坦”系列叙事歌、器乐曲,以及“麦西热甫”系列歌舞曲三大部分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的歌唱内容,包含了哲人箴言、文人诗作、先知告诫、民间故事等,每套含乐曲二十至三十首,十二套共近三百首,完整地演唱需要二十多个小时。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老百姓最喜爱的艺术形式,在聚会中都会一边唱一边跳。

时间的洗礼造就了三个桥村的古朴,潺潺流淌的溪水和百年古桑树向人们诉说着它的故事。三个桥村的街道不长,但这里追逐嬉闹的孩童,古老悠扬的乐曲,让来到这里的游客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旅行,也仿佛看到了古丝绸之路上过往的客商,在这里歇脚买卖的场景。

监制丨高岩 田彤

策划丨郭静 李谦

记者丨王泽华 张敏 王臻 伊力都斯

编辑丨陈铭

新媒体编辑丨李瑞